大家好,今天小天才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马拉松经济入侵县城的问题,于是小星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马拉松经济入侵县城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县城可以举办马拉松吗?
县城可以举办马拉松 。例如,2023年山西境内举办的县域以上级马拉松赛事活动达到了约20场1;2024年浙江新晋"千亿县"宁海也举办了城市马拉松赛事。
县城举办马拉松赛事意味着对城市品质的提升。举办马拉松赛事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,促进旅游,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等。
为什么现在马拉松赛在中国这么泛滥,大小城市、小县城都在举办,是否真的有意义?
无利不起早。嫌钱嘛。
国内的马拉松赛事,多了去了。如11月10日这一天就有南京,南昌,柱林,合肥,武夷山同天举办马拉松比赛。
1举办比赛可提高城市或旅游景点知名度,
2参加者要缴400一800元的报名费。〈一场马拉比赛会有上万人参加)。
3可拉广告,赞助。
所以举办马拉松比赛稳赚不赔。
同时也可章显各地体育局局长们的业绩[呲牙][呲牙][呲牙]
大型体育运动,在国外早已不盛行,导致奥运会、亚运会、世界杯这类国际顶尖的体育赛事,很难找到合适申办的城市。可我们国家,不知是人口太多,还是习惯凑热闹,总之,贪大求全的体育比赛依旧比比皆是。诸如马拉松赛,2015年134场,2016年993场,2019年达到1828场。如果不是因为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夺走21条人命,我想,2021年全国马拉松肯定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赶超2019年。但细细想想,现在的马拉松比赛真比“更快、更强、更高”的奥林匹克精神吗?我想未必!而是比城市之间的相互攀比,媒体之间的相互炫耀,如果深层次讲,便是比地方领导的好大喜功,策划单位的方案设想。个人感觉,社会发展到今天,中国已立足世界强国之林,不需要用超大型、超难度的体育赛事证明我们不是东亚病夫了,就遵循社会发展规律,优先改善民生,让生、老、病、死及衣、食、住、行不是平民百姓的难题,病得起,死得起,住得起,吃得起,老有所养,幼有所生,丰衣足食,岂不美哉?
谢谢,俗话说无利不起早,这要综合各方利益来看就好说多了,马拉松作为一项世界知名的体育运动(详细的网上搜索),具有精神文化内涵。先说举办方,提升城市知名度,举办成本较好控制,参与者广泛,影响力大,线路规划也可以植入软广告,可谓一本多利。再说参与者,如果都是业余的,那就显得太不上档次了,当然需要有专业选手增加气氛,重赏之下有勇夫,据说现在的马拉松奖金丰厚,许多国际友人以此为职业,有职业经理人和职业选手,选手以非洲友人为主,他们当地经济条件不好,但是有很好的身体素质,他们天天奔波于全世界的马拉松赛事上,包揽冠亚季军,这给他们带来了远高于本土工作的收入,据说职业马拉松中介都年收入几百万。顺便说说业余选手,他们主要是凑热闹,贵在参与嘛,参加个小半程,作为把妹吹牛的资本,蹭热度,呵呵,我也曾经蹭过这个热点。
县城如何打好特色“马拉松牌”?
马拉松,即使耐力的体验,也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,正因为它独特的魅力,所以很多地方都在举办马拉松比赛,比如海口,广州,成都等,举办马拉松,一方面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,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,一方面又展现了城市的经济能力,毕竟马拉松也是一项费钱的运动。但是现阶段貌似还没有很多报道县城举办马拉松的,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昆山有,我个人觉得县城如果举办马拉松,一定要考虑好几个方面的问题,首先就是影响力,马拉松确实可以提升城市形象,但是如果地方选的不合理,不能够提现县城的特色的话,我觉得就不宜举办马拉松,还有就是县城的财力,县城作为政府最低一级的机构,更应该将有限的财力总在民生上面,在人民都富裕的情况下,可以考虑举办马拉松比赛,如果县城的人民还没有完全脱贫而去举办比赛的话,恐怕会导致大家的一致口诛笔伐吧!!!所以我个人认为县城举办马拉松比赛一定要慎重!!!!!
到此结束,以上就是小星对于马拉松经济入侵县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马拉松经济入侵县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